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培养 >> 课程资源 >> 正文

课程思政示范案例《法理学》

一、课程介绍

《法理学》是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重要的法学理论基础课。本课程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注重对学生进行法律精神熏陶和法治观念启蒙,完善学生的法律人格和公民素养,树立学生公平正义的职业追求;通过法学经典和法律文本阅读、案例研习、生活中法理讨论、读书报告等多元模式使学生知法明理,掌握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理论体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不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关联创新能力,成为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的优秀法治人才。

二、思政课育人目标

《法理学》旨在培养德法兼修、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法治人才。

(1)知识层面:学生应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理论体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和法治体系。

(2)能力层面: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法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法律推理能力,增强法律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高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3)价值层面: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注重对学生进行法律精神的熏陶和法治观念的启蒙,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传播现代法治精神;让学生公平正义植根心底,培育学生忠诚于法律职业的情感、人格和气节,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优秀法律人才。

三、经典课程案例设计和展示

(1)育人大纲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和完善学生向善向美向上的法律人格;增强学生对公平、正义、自由、平等、人权等价值目标的认知和认同,追求以正义为核心的法律职业目标;运用马克思主义法学方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的人民立场,树立人民利益的法律价值观。

(2)教材选用

《法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2020年9月印刷

(3)教案编写

将立德树人教育贯穿教案编写的全过程。第一,通过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法的概念科学构建过程的思想轨迹,探知法律科学的形成规律和伟大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眼界和胸怀,激励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担当;第二,通过法律要素、法律关系、法律价值等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第三,通过法的历史类型、社会主义法理学的历史文化基础、社会主义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等内容,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的“法感”,理解其世界共性和自身特性,既共享人类法治文明成果,也传承中国法律传统,坚定“四个自信”;第四,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理学知识技术体系重大突破的典型案例穿针引线,讲述中国法治发展故事。

(4)课件设计

鼓励学生观察法律现象,明辨生活之理,应用法律之术,增强法治中国案例导入和中国法治方案的探究。通过见义勇为索取报酬案折射法律与道德的调整范围争议;通过泸州遗产继承案突破法律规则援引法律原则裁判,体现社会主义婚姻家庭观和价值观的与时俱进和伦理坚守;动物是否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主客体探讨生态中心主义伦理转向和生态文明法律转型;死刑存废辩论引发学生对生命权和法律作用的深度思考,探究法律惩罚方式与法律文明的交织发展;从宪法修正案逗号的文法细节讲述立法技术的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政治创造,立法方针时代变化和“人民利益”的坚强硬核;辨析法制与法治,阐述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形成与发展、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内涵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的任务以及学生的使命担当。

(5)课堂讲授

弘扬正能量,找寻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恰当链接点,通过时代热点全方位激活课程思政密码。教师及时链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及系列全会精神、立法动态和社会热点案例,引导学生做“德法兼修,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法律人。例如,2018年习近平在《纪念世界人权宣言发表70周年座谈会》的贺信讲述中国人权事业的进步,201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对部分服刑罪犯予以特赦的决定》分享中国法律责任的免除,2020年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课程,增强学生建设法治中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课堂注重培养学生在法律正义感前提下的批判性思维,为应对法律实践的复杂性夯实基础。法学教育要特别重视马列主义法律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法学理论教育,重视古今中外法学经典的传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反思性和批判性思维。通过读书班阶梯性训练学生法律思维和法律仪表,我们限定分组阅读时间,明确成员分工合作,形成汇报交流提纲并与主讲教师沟通,学期末进行交流展示,培养学生不断探求法律真理的追问,提升他们从法律阅读-法律感知-法律表达的“输入-输出”的能力,培养正义的法感和按照法律思维和逻辑展开分析。同时,老师对每一组同学的发言都全程录像,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从中看到自己的观点和辨法析理的过程以及演讲台风,也可以发现自己表达的优点和不足,学生感到惊喜和受益。

通过阅读和讨论,学生进一步明白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是有差距的,理论高于实践,但由于国情和民情不同,每个国家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案也会不同。因此,法律学生应该致力于为中国美好社会服务的法律理想,理解中国“人民利益至上”“良法善治”“和谐社会”实践价值,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四个自信”。

微信公众号: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邮编:530004    电话:0771-3232345    中国·3044am永利集团-www.3044noc.com-官方网站版权所有    地址: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00号